唐朝宰相许敬宗简介生平经历,许敬宗怎么死的

时间:2018-10-10 来源:面试技巧 点击:

  一

  永嘉之乱,晋室倾覆,匈奴、鲜卑、氐、羯、羌入主中原,士大夫纷纷南逃。高阳(今属河北)许氏一家也避难江左,卜居于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南)。开皇八年(588),隋军南指,陈亡。新城许氏又成了杨隋的臣民。

  许家的许善心出仕隋朝, 官至礼部侍郎。开皇十二年 (592),许善心喜得贵子,取名敬宗,字延族。许善心很注意对儿子的培养教育。敬宗幼时便拜师学文,善心也时常亲自督促。由于许敬宗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便写的一手好文章,名誉一方。稍长,举秀才,被授以淮阳郡(今河南淮阳)司法书佐。不久,又到谒者台任职,负责通事舍人事宜。

  许敬宗步入仕途时,逢昏君炀帝当国。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数伐高丽,致使国库日空,民怨四起,倍受兵役之苦的人民纷纷起义,统治集团内部也四分五裂,众叛亲离。后,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元礼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部下的怨恨不满,共同发动了兵变。在这次兵变中,除隋炀帝被叛将用巾带勒死外,一批不从叛逆的官员也同时被处死,其中就有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

  父亲被害后,许敬宗侥幸逃脱厄运。面临这国破家亡的境地,隋朝的官做不成了。于是许敬宗几经辗转流离,最后投奔义军首领李密的帐下。后来唐朝著名宰相魏征、柳奭等当时亦在其帐下。许敬宗来投后,李密知道他善写文章,便安排他为元帅府记室,并与魏征一同为管记。

  二

  隋朝末年,就在义军蜂起,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时,太原留守李渊审时度势,于大业十三年(617)六月起兵反隋,随即进军关中,直取长安。大业十四年(618)统治中国37年的隋王朝随着隋炀帝被叛军杀死而灭亡。李渊随即在太极殿登基,国号唐,改元武德。

  李渊称帝长安后,即剿抚兼施,先后收降了各路人马。许敬宗随同李密归唐后,被授以涟州(今江苏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素闻许敬宗有文才,便将其召补为秦王天策府学士。在李世民即位后的贞观八年(634),被授著作郎,兼修国史,后又升为中书舍人。就在一路升迁的时候,一个意外的不慎却使他在关键时刻跌了一跤。

  李世民即位后,立长孙氏为后,夫妻感情甚笃,长孙皇后知书达理,颇有才能,曾为协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新局面做出过重要贡献。贞观十年(636)六月,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不幸病逝,唐太宗非常悲伤。每当想起皇后在世时的情况,都要伤感地对大臣们说: “不能再听到皇后的劝谏,失去这样一个好帮手,这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对长孙皇后的丧事也办的很隆重,朝廷百官都身穿丧服为之致哀。当时,丧葬仪式上的率更令为欧阳询,这位欧阳询长的状貌丑陋,不同常人。殡葬仪式上,有人指指划划,对他的容貌大加议论。许敬宗见到后竟不顾当时肃穆哀伤的气氛,忍不住大笑起来。许敬宗这种失礼不敬的行为被御史提出指控,并因此被降职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府做司马。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毕竟是一个爱才的明君,事后不久,许敬宗便被重新调回任给事中,并修国史。

  三

  许敬宗人有才华,善写文章,于任上工作勤勉,常得太宗赏识。贞观十七年(643),在许敬宗的主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修成《武德、贞观实录》,受到太宗嘉奖,并被封为高阳县(今河南高阳)男爵,赐物800段,且加检校黄门侍郎职。及李世民九子李治立为太子后,许敬宗被任命为太子右庶子。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部征伐高丽。由太子李治在定州(今河北定县)监国,代理国政。许敬宗与高士廉等一起随同掌管机要。在征伐高丽的途中,中书令岑文本去世,唐太宗便将许敬宗调至身边,令其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

  贞观后期,唐太宗共发动了两次征伐高丽的战争,每次都是异常艰苦的。此次征伐,起因于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杀高丽王,唐属国新罗上书称百济和高丽连兵来攻,请求救援。于是太宗造粮船400艘,命张亮率兵40000,战舰500艘,自莱州(今山东莱州)渡海直扑平壤; 李率步骑60000攻辽东,形成海陆夹攻之势。辽东地区是陆路进攻平壤的必经之地,这片土地原本属于中国,由于隋朝以前中国国内长期处于战乱而无暇顾及,高丽国趁机将领土逐渐扩张到辽河一带,隋朝曾四次出兵但都未能收复。这次征伐高丽,唐太宗也想趁此收复辽东。因此,战斗也就十分激烈。当唐朝军队攻至辽东城下时,李世民身先士卒,亲自负土填堑,辽东城被迅速攻克。十九年 (645)六月,唐军在驻跸山(在今辽宁辽阳西南15里)大破辽军,俘获无数,致使高丽全国震惊。就在战斗刚刚结束,一切还纷乱无绪的时候,许敬宗秉承太宗旨意,立于马前从容不迫地草拟诏书,诏书写的不仅理顺辞畅,而且词彩精美,太宗看后,十分欣赏,长时间赞叹不已。

  贞观二十一年(647),许敬宗被加衔银青光禄大夫。

  四

  贞观二十三年(650),唐太宗李世民驾崩,高宗李治即位,改元永徽。许敬宗取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由于多年的仕途生活,目睹官场的尔虞我诈,许敬宗慢慢地学会了察颜观色、随机应变,为人也变得贪婪了。有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冯盎,为自己的儿子向许敬宗求亲,并送了许多金银珠宝。许敬宗为了这些金银珠宝,竟不顾家人的反对,忍心将亲生女儿嫁到那荒凉野蛮的边远地方。为此,许敬宗被指控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贬官郑州(今河南郑州)。永徽三年(652),才被调回任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六年(655),重新任礼部尚书。

  永徽末年,朝廷中围绕皇后的废立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在这场争斗中,许敬宗趋炎附势、随机应变的本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高宗即位后,原太子妃王氏自然立为皇后,但是王皇后久不生育,还常常与萧妃争宠吃醋,致使高宗渐渐地移爱于聪慧漂亮,足智多谋又工于心计的武则天身上。武则天再次进宫后,接连为高宗生了一男一女,深得高宗宠爱。由此,高宗心中产生了废王立武的想法。为了得到顾命大臣们的支持,高宗带领武则天亲自登门拜访舅舅长孙无忌。酒饭间,高宗宣布封无忌的三个庶子为朝散大夫,并赐给大量财物,想以此取得支持。但当高宗提出废立之事时,无忌一口回绝。为了从长计议,高宗开始在公开场合有意抬高武则天的地位以示恩宠。在稍后的一次早朝上,高宗突然宣布立武则天为宸妃。由于宸妃是高宗特为武则天立的妃号,因此,又遭到韩瑗、来济等的反对。就在高宗废立计划频频受挫的时候,为人笑里藏刀,人称 “李猫”的中书舍人李义府却上表奏请高宗废王立武。此时的许敬宗也已窥测好了局势。他认为高宗主意已定,现在如能顺其意,支持废立,将来定会皇恩浩荡、恩泽及身。于是便联合袁公瑜、崔义弦等人与李义府相呼应,大力支持高宗废立皇后。许敬宗在大臣们讨论此事时公开宣扬说: “种地的老百姓遇上好收成,多收获几担粮食,还想换老婆,何况皇帝! 况且天子要废立皇后,与别人有什么关系,何必要提出异议!”而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人自恃老臣有功,直言反对,使高宗深感厌烦。这时,许敬宗凭其敏锐的嗅觉感到高宗很想摆脱被这些老臣所左右的境地,便与李义府一起在下面给他们捏造罪名,大加诬告,成功地帮助高宗完成了废立皇后的大事。由于许敬宗的诬告,褚遂良被数次降职,一贬再贬。韩瑗、来济被贬边州,并永远不许进京。长孙无忌也被疏远。经过这一事件,贞观时代留下来的老臣大部分被罢免或疏远,而支持武则天为后的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则成为新的政治中心,很得高宗、武后的赏识和重用。

  显庆元年(656),许敬宗加官太子宾客,不久又拜侍中、监修国史等职。三年(658),进封郡公爵位,不久又追赠其父善心为冀州刺史。

  许敬宗的提升不仅得益于文章写得好,善应变,他那广博的历史知识也使他很受高宗器重。一次,高宗在古长安城游览,边看边问侍臣们: “我看长安故城的旧基,宫室好像与百姓的住所混杂在一起,自秦汉以来,有几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了?”许敬宗不加思索地回答说: “秦朝以咸阳为都城,内外城相连横跨渭水河,所以有‘渭水横贯都城,以之象征天河’ 之说。到汉惠帝开始建筑长安城,其后的苻坚、姚苌及后周都以此为都城。”高宗又问: “昆明池是汉武帝哪年开凿的?” 许敬宗回答说: “汉武帝派遣使者勾通西南少数民族,被昆明滇池所阻挡,又想讨伐昆明国,便挖凿了昆明池,引来镐地 (今陕西西安西南)沼泽中的水,用以演习水战。这是元狩三年 (前120)的事情了。”高宗见许敬宗对历史年代事件了如指掌,便让他与弘文馆学士一起核查秦、汉以来历代宫室所处的位置上奏。显庆三年,李义府因与杜正伦不和被一同贬官外任,许敬宗代替李义府为中书令。

  龙朔二年(662),许敬宗改任右相,加光禄大夫。三年 (663),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依旧监修国史。乾封初 (666),许敬宗因为年老,行动迟缓,加上腿脚有病,不能行走,高宗特命,允许他与司空李每次上朝可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在当时,许敬宗所得到的这些恩宠,朝中是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的。

  一

  永嘉之乱,晋室倾覆,匈奴、鲜卑、氐、羯、羌入主中原,士大夫纷纷南逃。高阳(今属河北)许氏一家也避难江左,卜居于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南)。开皇八年(588),隋军南指,陈亡。新城许氏又成了杨隋的臣民。

  许家的许善心出仕隋朝, 官至礼部侍郎。开皇十二年 (592),许善心喜得贵子,取名敬宗,字延族。许善心很注意对儿子的培养教育。敬宗幼时便拜师学文,善心也时常亲自督促。由于许敬宗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便写的一手好文章,名誉一方。稍长,举秀才,被授以淮阳郡(今河南淮阳)司法书佐。不久,又到谒者台任职,负责通事舍人事宜。

  许敬宗步入仕途时,逢昏君炀帝当国。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数伐高丽,致使国库日空,民怨四起,倍受兵役之苦的人民纷纷起义,统治集团内部也四分五裂,众叛亲离。后,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元礼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部下的怨恨不满,共同发动了兵变。在这次兵变中,除隋炀帝被叛将用巾带勒死外,一批不从叛逆的官员也同时被处死,其中就有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

  父亲被害后,许敬宗侥幸逃脱厄运。面临这国破家亡的境地,隋朝的官做不成了。于是许敬宗几经辗转流离,最后投奔义军首领李密的帐下。后来唐朝著名宰相魏征、柳奭等当时亦在其帐下。许敬宗来投后,李密知道他善写文章,便安排他为元帅府记室,并与魏征一同为管记。

  二

  隋朝末年,就在义军蜂起,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时,太原留守李渊审时度势,于大业十三年(617)六月起兵反隋,随即进军关中,直取长安。大业十四年(618)统治中国37年的隋王朝随着隋炀帝被叛军杀死而灭亡。李渊随即在太极殿登基,国号唐,改元武德。

  李渊称帝长安后,即剿抚兼施,先后收降了各路人马。许敬宗随同李密归唐后,被授以涟州(今江苏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素闻许敬宗有文才,便将其召补为秦王天策府学士。在李世民即位后的贞观八年(634),被授著作郎,兼修国史,后又升为中书舍人。就在一路升迁的时候,一个意外的不慎却使他在关键时刻跌了一跤。

  李世民即位后,立长孙氏为后,夫妻感情甚笃,长孙皇后知书达理,颇有才能,曾为协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新局面做出过重要贡献。贞观十年(636)六月,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不幸病逝,唐太宗非常悲伤。每当想起皇后在世时的情况,都要伤感地对大臣们说: “不能再听到皇后的劝谏,失去这样一个好帮手,这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对长孙皇后的丧事也办的很隆重,朝廷百官都身穿丧服为之致哀。当时,丧葬仪式上的率更令为欧阳询,这位欧阳询长的状貌丑陋,不同常人。殡葬仪式上,有人指指划划,对他的容貌大加议论。许敬宗见到后竟不顾当时肃穆哀伤的气氛,忍不住大笑起来。许敬宗这种失礼不敬的行为被御史提出指控,并因此被降职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府做司马。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毕竟是一个爱才的明君,事后不久,许敬宗便被重新调回任给事中,并修国史。

  三

  许敬宗人有才华,善写文章,于任上工作勤勉,常得太宗赏识。贞观十七年(643),在许敬宗的主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修成《武德、贞观实录》,受到太宗嘉奖,并被封为高阳县(今河南高阳)男爵,赐物800段,且加检校黄门侍郎职。及李世民九子李治立为太子后,许敬宗被任命为太子右庶子。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部征伐高丽。由太子李治在定州(今河北定县)监国,代理国政。许敬宗与高士廉等一起随同掌管机要。在征伐高丽的途中,中书令岑文本去世,唐太宗便将许敬宗调至身边,令其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

  贞观后期,唐太宗共发动了两次征伐高丽的战争,每次都是异常艰苦的。此次征伐,起因于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杀高丽王,唐属国新罗上书称百济和高丽连兵来攻,请求救援。于是太宗造粮船400艘,命张亮率兵40000,战舰500艘,自莱州(今山东莱州)渡海直扑平壤; 李率步骑60000攻辽东,形成海陆夹攻之势。辽东地区是陆路进攻平壤的必经之地,这片土地原本属于中国,由于隋朝以前中国国内长期处于战乱而无暇顾及,高丽国趁机将领土逐渐扩张到辽河一带,隋朝曾四次出兵但都未能收复。这次征伐高丽,唐太宗也想趁此收复辽东。因此,战斗也就十分激烈。当唐朝军队攻至辽东城下时,李世民身先士卒,亲自负土填堑,辽东城被迅速攻克。十九年 (645)六月,唐军在驻跸山(在今辽宁辽阳西南15里)大破辽军,俘获无数,致使高丽全国震惊。就在战斗刚刚结束,一切还纷乱无绪的时候,许敬宗秉承太宗旨意,立于马前从容不迫地草拟诏书,诏书写的不仅理顺辞畅,而且词彩精美,太宗看后,十分欣赏,长时间赞叹不已。

  贞观二十一年(647),许敬宗被加衔银青光禄大夫。

  四

  贞观二十三年(650),唐太宗李世民驾崩,高宗李治即位,改元永徽。许敬宗取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由于多年的仕途生活,目睹官场的尔虞我诈,许敬宗慢慢地学会了察颜观色、随机应变,为人也变得贪婪了。有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冯盎,为自己的儿子向许敬宗求亲,并送了许多金银珠宝。许敬宗为了这些金银珠宝,竟不顾家人的反对,忍心将亲生女儿嫁到那荒凉野蛮的边远地方。为此,许敬宗被指控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贬官郑州(今河南郑州)。永徽三年(652),才被调回任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六年(655),重新任礼部尚书。

  永徽末年,朝廷中围绕皇后的废立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在这场争斗中,许敬宗趋炎附势、随机应变的本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高宗即位后,原太子妃王氏自然立为皇后,但是王皇后久不生育,还常常与萧妃争宠吃醋,致使高宗渐渐地移爱于聪慧漂亮,足智多谋又工于心计的武则天身上。武则天再次进宫后,接连为高宗生了一男一女,深得高宗宠爱。由此,高宗心中产生了废王立武的想法。为了得到顾命大臣们的支持,高宗带领武则天亲自登门拜访舅舅长孙无忌。酒饭间,高宗宣布封无忌的三个庶子为朝散大夫,并赐给大量财物,想以此取得支持。但当高宗提出废立之事时,无忌一口回绝。为了从长计议,高宗开始在公开场合有意抬高武则天的地位以示恩宠。在稍后的一次早朝上,高宗突然宣布立武则天为宸妃。由于宸妃是高宗特为武则天立的妃号,因此,又遭到韩瑗、来济等的反对。就在高宗废立计划频频受挫的时候,为人笑里藏刀,人称 “李猫”的中书舍人李义府却上表奏请高宗废王立武。此时的许敬宗也已窥测好了局势。他认为高宗主意已定,现在如能顺其意,支持废立,将来定会皇恩浩荡、恩泽及身。于是便联合袁公瑜、崔义弦等人与李义府相呼应,大力支持高宗废立皇后。许敬宗在大臣们讨论此事时公开宣扬说: “种地的老百姓遇上好收成,多收获几担粮食,还想换老婆,何况皇帝! 况且天子要废立皇后,与别人有什么关系,何必要提出异议!”而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人自恃老臣有功,直言反对,使高宗深感厌烦。这时,许敬宗凭其敏锐的嗅觉感到高宗很想摆脱被这些老臣所左右的境地,便与李义府一起在下面给他们捏造罪名,大加诬告,成功地帮助高宗完成了废立皇后的大事。由于许敬宗的诬告,褚遂良被数次降职,一贬再贬。韩瑗、来济被贬边州,并永远不许进京。长孙无忌也被疏远。经过这一事件,贞观时代留下来的老臣大部分被罢免或疏远,而支持武则天为后的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则成为新的政治中心,很得高宗、武后的赏识和重用。

  显庆元年(656),许敬宗加官太子宾客,不久又拜侍中、监修国史等职。三年(658),进封郡公爵位,不久又追赠其父善心为冀州刺史。

  许敬宗的提升不仅得益于文章写得好,善应变,他那广博的历史知识也使他很受高宗器重。一次,高宗在古长安城游览,边看边问侍臣们: “我看长安故城的旧基,宫室好像与百姓的住所混杂在一起,自秦汉以来,有几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了?”许敬宗不加思索地回答说: “秦朝以咸阳为都城,内外城相连横跨渭水河,所以有‘渭水横贯都城,以之象征天河’ 之说。到汉惠帝开始建筑长安城,其后的苻坚、姚苌及后周都以此为都城。”高宗又问: “昆明池是汉武帝哪年开凿的?” 许敬宗回答说: “汉武帝派遣使者勾通西南少数民族,被昆明滇池所阻挡,又想讨伐昆明国,便挖凿了昆明池,引来镐地 (今陕西西安西南)沼泽中的水,用以演习水战。这是元狩三年 (前120)的事情了。”高宗见许敬宗对历史年代事件了如指掌,便让他与弘文馆学士一起核查秦、汉以来历代宫室所处的位置上奏。显庆三年,李义府因与杜正伦不和被一同贬官外任,许敬宗代替李义府为中书令。

  龙朔二年(662),许敬宗改任右相,加光禄大夫。三年 (663),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依旧监修国史。乾封初 (666),许敬宗因为年老,行动迟缓,加上腿脚有病,不能行走,高宗特命,允许他与司空李每次上朝可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在当时,许敬宗所得到的这些恩宠,朝中是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的。

  五

  永徽末年的废立之争,以高宗、武则天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然而,素有野心的武则天却并没有因成为皇后而满足,她的眼睛又盯上了更高的目标。这时,褚遂良、来济、韩瑗等都被武则天授意许敬宗、李义府以“谋不轨”罪而远贬,但开国功臣、顾命遗老兼国舅的长孙无忌虽被疏远,却仍在主持朝政。武则天明白,要想登上皇帝的宝座,必须要将他彻底铲除。

  显庆四年(659)春,许敬宗在武则天的授意下又编造了所谓的“朋党案”,说监察御史李巢与长孙无忌勾结谋反。高宗经过废立皇后的风波,已对无忌等老臣失去了信心,甚至还心存忌恨,因此,对许敬宗的慌言毫不怀疑,并说: “我家不幸,亲戚中频繁发生这种恶事。以前高阳公主跟我作对,与房遗爱一起谋反,今国舅又起坏心。近亲都这样,真使我在百姓面前感到惭愧。”许敬宗已摸透了高宗的心理,进而挑拨说: “房遗爱是一个乳臭未褪的小儿,与女人一起谋反,哪能成事! 但无忌是开国功臣,众人佩服他的智慧; 任宰相三十年,百姓畏惧他的威严,可说是威能服物,智能动众。我怕无忌知道事情败露,就会作应急打算,如果他振臂一呼,带动同党,必为国家大患。希望陛下决断该案,近日内将其收捕,并按律破其家。”听到这,高宗心有忧惧,但又不忍心如此治罪,于是流着泪说: “我决不忍心给他治罪,那样,后代会指责我连自己的亲戚都容不下。”许敬宗见高宗犹豫,又以汉朝的事来蛊惑道: “汉文帝是汉室的明主,薄昭也是帝舅,也有大功,与无忌没有什么不同。后来薄昭犯罪杀人,文帝遵重国法,令大臣们穿着丧服去薄昭的宅第哭着将其正法,后人不认为是错。今天,无忌忘记了朝廷对他的恩德,不顾与陛下的亲戚关系,听受邪谋,心怀悖逆,意在塗炭生灵。比起薄昭的罪恶,不可同论,按照法律规定,应该诛杀五族。臣闻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像这样的大事,不能犹豫,如稍有迟延,就恐会发生变故,希望早做决定。”高宗最后还是不忍诛杀国舅,只是下令将无忌免去官爵,流放黔州(今四川彭水)。

  长孙无忌虽被免官流放,却没有达到许敬宗斩草除根的目的。因此,许敬宗仍不肯罢休,他在武则天的支持怂恿下,再次对高宗进行危言耸听的煽惑,终于征得高宗同意再审此案。于是,许敬宗便与吏部尚书李义府借重审的名义派遣心腹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暴讯无忌,最后逼令无忌自缢而死,并籍没其家。

  在除掉无忌之后,许敬宗又派人到爱州(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去追杀被贬的原宰相、王皇后的舅舅柳奭,籍没全家。又派人到振州(今广东崖县西北崖城镇)去追杀贬官原宰相韩瑗,赶到时,韩瑗已病故,来人不放心,便开棺验尸,直到验明正身,方才回奏。

  就这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批反对立武则天为后的老臣,在许敬宗等人的直接迫害下,贬的贬,流的流,杀的杀。一时间,朝中百官皆慑于威势而屏声静气,而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在高宗和武后的姑息下则为所欲为、深为人们痛恨。

  六

  许敬宗自拥立武后以来,官位越来越高,高宗武后对他的恩宠也越来越多,但许敬宗生性自私,善于投机,处事缺乏原则,自己的好恶和利益往往是他评判事物的出发点。因此,自从负责撰修国史后,所记写的人物和事件,多不能实事求是。大业十四年(618),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时,虞世基与许敬宗的父亲善心一同遇难。封德彝当时是内史舍人,目睹了事件的全部过程。后来,在谈到许敬宗的人品时,封德彝常对人说: “世基即将被处死的时候,他的四弟世南匍匐在地请求代兄去死; 而善心即将被处死时,敬宗怕株连自己,竟千方百计,舞蹈着取阅叛贼,以请求饶命。”这件事成了许敬宗握在别人手中的一个把柄,有人常以此指责他贪生怕死,既无德又不孝。许敬宗对此怀恨在心,等到为封德彝立传时,便于字里行间给他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恶。而对给自己好处的人,许敬宗也能无中生有,凭着自己手中的一支笔,为其添上许多的荣耀。许敬宗有一女儿嫁给了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龙。这位钱九龙原是因罪被没入皇家当差役的,地位本很低贱,但许敬宗贪图钱九龙的钱财,将女儿嫁给了他。在为他做传时,便不顾事实,曲叙门阀,说其出身名门,并毫无根据地加上许多功绩使之与刘文静、长孙顺德等有名望的大臣同卷。许敬宗在为儿子娶尉迟宝林的孙女为妻时,曾得宝林家许多财物遗赠,等为宝林父亲敬德立传时,便将其许多过错虚隐过去。许敬宗不仅对出自己手的传文不顾事实,任意歪曲,而且还对前人所撰修的文章大加删改。当初,高祖、太宗两朝的实录,是由敬播撰写的,一般都很详细公允。等许敬宗监修国史后,动不动就凭自己的爱憎好恶,不惜歪曲事实加以删除修改,受到评论者的指责。

  七

  许敬宗爱财好色在当时是有名的,直至晚年,仍有绯闻传出。他的妻子裴氏在世时,许敬宗还多少能够收敛,但不幸的是裴氏没能伴他走完人生的旅程便过早的去世了。这使得已年近花甲的许敬宗时常感到孤独和空虚。裴氏死后,留下一个使唤丫头,长得年轻美貌,颇有姿色,很快,许敬宗便将她纳为继室,并为其改姓虞氏。然而,许敬宗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和自己的儿子爱着同一个女人。许敬宗有一长子,名昂,颇有才华,历任太子舍人。裴氏在世时,许昂便与这个丫头私通,且情深意长。如今,这位已成为许敬宗的妻子的虞氏,对现在的继子、过去的情人许昂仍不能忘怀,加之许敬宗年老体衰,虽心好色,却常常力犹不及,而她却正值青春年华,因此,便不顾身份,仍时常与许昂私通。时间一长,许敬宗便从二人的眼神举止中看出了问题,当他知道了事实真相后,老羞成怒,先将虞氏休掉,然后又以不孝之罪,奏请皇上将许昂流放到岭外(今广东一带)。几年后,已是风烛残年的许敬宗可能有些后悔,上表乞请将许昂调回。皇上应允后,授之以虔化县(今江西宁都)令。由于多年在岭外,气候不适,生活不惯,加上心情忧郁,致使许昂身体日衰,任虔化令后不久便因病去世。咸亨元年(670),已78岁高龄的许敬宗由于晚年丧子,自感心力交瘁,便上表皇上,乞请退休养老。皇上诏准,但仍诏听事朝,奉禄如旧。此后,老态龙钟的许敬宗孤独地又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死于咸亨三年(672),终年80岁。

  许敬宗去世后,高宗亲自致哀,废朝三天,并下诏要求文武百官亲自到其家中吊唁。同时册赠开府仪同三司、杨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许敬宗一生共有文集八十卷。

  许敬宗在其为官的前期,是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但是后来,人们对他的品行多有指责。直到他死后,为了他的谥号问题,也颇费了一番议论。按例,大臣死后,要由太常为其定谥号。博士袁思古提议,说: “敬宗的官位因其才能不断升迁,历居高官。然而,将长子流放到荒蛮之地,把亲生女儿嫁给边远的少数民族部落。虽闻诗学礼,但不能很好地教育子女; 纳采问名,却又贪污受贿。他的行为沾污了本应高贵的一生,易名之典,必经凭实际的行为。按照谥法‘名与实爽曰缪’,请定谥号为‘缪’。”这一提议,应该说是比较符合许敬宗一生情况的,但许敬宗的孙子太子舍人彦伯却不能不感到莫大的耻辱,因此,当场便与之争辨起来。许敬宗毕竟是高宗武后的宠臣,想起他生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今被谥为“缪”,高宗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此下诏令尚书省五品以上的官员重新讨论。礼部尚书杨思敬深知敬宗生前的所作所为很为一些官员不满,但皇上的心思他也很清楚,因此,他提议说: “按谥法‘既过能改曰恭’, 请为敬宗定谥号为‘恭’ 吧。”高宗考虑也不能有再好的谥号了,于是下诏同意杨思敬的提议。就这样,许敬宗死后的一个谥号,几经周折,才定了下来。

推荐访问: 唐朝宰相列表

扩展阅读文章

面试技巧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面试技巧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苹果女性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Top